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盟检察长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检察院按照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活动要求,坚持在做优做实“检察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围绕检察服务保障重点目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民生案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检察温度、法治温度。
一、坚持系统推进,纵横联动、一体落实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组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对“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围绕11项涉民生重点工作,通过制定任务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细化落实措施等方式,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有力推进。二是争取支持指导。以《检察工作动态》形式主动向管理区政法委汇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情况,积极争取管理区政法委的监督和支持指导,推动“检护民生”行动高质量落实。三是促进协同联动。推动形成“一盘棋”,齐抓共管推进“检护民生”工作落地落实。积极拓展检察“朋友圈”,牵头与管理区民政局、教育局、妇联等单位会签《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与管理区法院、公安局、民政局签订《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力争在监督办案中拧成“一股绳”。
二、强化民生保障,做实做细、纾解民困
一是深化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置“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用接待窗口,优先接待、受理、移送妇女儿童信访事项,并通过检察开放日、普法讲座等方式持续提升检察影响力。二是发挥支持起诉职能。当好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护薪人”,加强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办理支持劳动者提起民事诉讼追索劳务报酬案件2件6人,为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19余万元。三是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深化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对强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开展监督5次;能动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责作用,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5次,覆盖5000余人次。同时,最大限度帮助因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合11家单位共同开展多元救助工作,并邀请知名心理学专家为1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
三、聚焦重点领域,担当作为、靶向发力
一是高质效办理借款合同纠纷等金融案件。精准开展民事检察监督,依法办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民事审判监督案件2件,发出检察建议2件,对法院未采纳的再审检察建议及时向上级院提请抗诉。二是强化食药安全守护力度。依法从严打击食药领域犯罪,积极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加大与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合执法,针对商超违规使用生鲜灯问题、药品零售企业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问题和兽药经营单位违规销售兽用处方药的问题,分别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建议书3份,要求其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目前均以回复整改。三是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安局、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1起偷挖、盗采野生药用植物的行为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目前正在对涉案的19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对2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当事人履行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执行判决义务开展监督,共投放鱼苗7吨、61万尾。
四、推进溯源治理,多元发力、强化质效
一是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纠纷。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检察长、检察官信访接待制度”,打通检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回复”要求,7日内程序性回复和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始终为100%。同时,主动开展量刑协商、刑事和解等工作,鼓励和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心悔悟、认罪服法,今年上半年,乌拉盖人民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达到95.83%。二是以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度。将司法救助作为检察机关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的重要举措,突出救助重点,对因案返贫、因案致贫的被害人、困难妇女群体和未成年被害人设立“绿色通道”,放宽救助条件、缩短审核期限,丰富救助方式,实现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今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件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万元。三是贴心服务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与司法局签订《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同时,积极选任具有丰富法律经验的检察人员担任“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并依托网格员管理机制建立“检格员”制度,推动基层社会融合治理,延伸法律监督触角。
五、强化法治宣传,多措并举、营造氛围
一是“出摊普法”强力度。组织检察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等,开展多形式普法宣传,结合以案释法、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等宣讲形式,大力宣传“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内容。同时,主动延伸检察职能,积极开展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打击养老诈骗”“防邪反邪”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牢“钱袋子”安全。二是“阵地建设”拓广度。充分利用院内外LED屏、公共广告栏等设施,积极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同时,通过“两微一端”平台持续提升普法宣传效果,精心创作《什么是支持起诉》《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等通俗易懂的漫画作品,结合“检察官说法”“普法微视频”等栏目,引导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定制普法”有温度。因地、因人开展差异化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将听证会“搬”到案发现场等形式,让当事人和现场群众“以案为鉴”,提升法治素养。同时,根据未成年人法治需求和工作实际,建立了普法需求清单,不断提升普法教育的精准度,切实增强未成年人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