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积极延伸未检工作触角,不断强化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保护,传递检察温情。
一、丰富院内设施资源,提升司法保护能力
依托“翼博”未检“晓蕾”工作室,采取“特邀心理专家+检察心理咨询师”协作配合的模式为管理区4名留守儿童、4名困境儿童开展了精细化、系统化的心理咨询工作,为其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在12309检察服务中设置了“党员示范岗”,通过充分发挥“未检+党建”融合履职优势,在儿童节、端午节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院内党员和志愿者开展了“法治教育进嘎查,未爱护航伴成长”等主题党日活动及慰问关怀活动6次,向困境、留守儿童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2次,并通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专门接待窗口接访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7人次,为留守、困境儿童打开“温心窗”。
二、加强职能部门协作,形成温暖守护合力
加强与民政部门、法院的监督与配合,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出民事支持起诉的方式,将2名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列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确保其幼有所养、监护归位,并以此案为抓手,与民政部门积极联动加强对管理区困境、留守儿童底数摸排,制定了《关于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协作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同时,联合管理区11部门对1名困境儿童开展了多元化救助工作,各部门积极配合履行相关职能,为其解决了心理健康、生活困难、就学就医等问题,有效织密困境儿童保护网。不仅如此,通过积极延伸检察职能,针对2名留守儿童祖母失聪问题,协同残联带领其到锡林郭勒盟蒙医院进行了残疾鉴定,成功领取了残疾证、残疾救助金及免费的助听器,帮助老人重获新“声”。
三、侧重法治资源倾斜,提升普法工作效力
为更好关护农牧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其合法权益,乌拉盖检察院将法治资源及关注重点向镇区周边的乡村、牧区学校倾斜,不仅为乡村学校聘任了法治副校长,还通过与学校沟通,了解校内学生的生活情况与法治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法治宣传产品,为乡村学校开展了“莫让烟卡染青春,守护青春不毒行”、“寒、暑期乡村儿童关爱服务”“幼享种植、守绿先行”等系列专项法治宣传及研学活动10次,邀请心理专家为乡村学校教职工及家长开展心理疏导讲座及家庭教育指导讲座5次,捐赠法治图书500余册,为农牧区留守、困境儿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有效提升该群体的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