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广袤的草原如绿色绸缎般铺展,这不仅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家园,更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屏障。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每一寸草原都孕育着独特的生态系统,野生植物是草原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野生防风、甘草、麻黄等药用植物,更是草原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它们在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基础,承载着千年的医药智慧。一株株野生植物扎根草原,用根系固定沙土,用枝叶阻挡风沙,用身躯为草原动物提供栖息之所,用茎叶花果为生态循环注入能量。
然而,总有一些人被利益蒙蔽双眼,将黑手伸向这片绿色净土。2024年6月,恩某某等5人在锡林郭勒盟某地,多次实施非法采挖野生防风的行为。他们手持工具,在草原上肆意挖掘,短短半个月内,竟采挖野生防风达278.16公斤,破坏草原面积达12120平方米。
这场贪婪的掠夺,给草原生态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被采挖后的草原千疮百孔,地表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壤裸露在外,失去了植被的固着,风沙侵蚀风险急剧增加。野生防风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缓慢,其大规模减少直接破坏了当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影响了昆虫、鸟类等依赖其生存的生物,生物多样性遭受重创。而生态系统的失衡,更会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局部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
案件发生后,乌拉盖检察院迅速启动民事公益诉讼立案调查程序,邀请草原科研专家一同深入案发地实地勘查,通过对草原生态受损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等方式,固定了公益受损事实,于2024年10月21日向锡盟检察分院移送审查起诉。2024年10月24日,锡盟检察分院对恩某某等5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偿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费31.17万元、惩罚性赔偿金62.34万元、生态修复费7.02万元。2024年12月30日,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这一判决向全社会宣告:破坏生态环境绝非个人私事,任何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